「貪婪通膨 Greedflation」薪水跟不上物價,民眾苦不堪言/彭孟嫻 Jessica Peng
目前加拿大人民最痛恨的通膨現象,就是「貪婪通膨」(greedflation)。
貪婪通膨的出現,是因為目前超市的盈利過高,雜貨連鎖店利用通貨膨脹將價格提高到超出需要的水平,這種現象被稱為「貪婪通膨」。
隨著國際情勢,現在多數國家多半都有通膨現象存在,2022 年的加拿大也不例外。雖然民眾普遍能理解這樣的局勢,但是近期幾個月,加國人民在超市購物明顯感到物價漲幅「過高」, 對超市物價攀升的不滿情緒增加。即使近幾個月通貨膨脹有所放緩,但食品成本仍在飆升,漲幅達到了 41 年來的最高水平。
貪婪通膨止不住,民眾苦不堪言 :
超市獲利高於物品原本價格加上通膨的定價,也引起加拿大國會議員的注意。加拿大議會一致通過了一項動議,批評超市執行長「企業貪婪」,進而讓聯邦競爭監管機構對該行業展開調查。
雖然超市以疫情、戰爭、氣候變遷作為理由加價,卻也因為加價過度,讓人民感受不佳。近期幾個月,無論是去加拿大哪一個超市,都可以看到民眾駐足於肉類與蔬果前而難以決定是否要購買。
這不是因為提供的產品選項過多,而是價錢太貴,人民對於民生必需品的價格就會非常在意。除了感到物資上漲速度過快,加國民眾也擔心物價上漲之後,要再降低價格恐怕有難度。
其中,加拿大中低收入戶對物價的擔憂尤其顯著,因為高薪者能夠承擔通膨,但是中低薪者在經濟上就有沈重的負擔。尤其中低收入者的薪資沒有隨著通膨上升,生活壓力只會變得更沈重。
通膨加升息,加拿大民眾開始尋求食物銀行協助 :
當民眾領到的薪資不變,但物價、房貸、油價等日常開銷價格持續上漲,也造成愈來愈多人無法滿足自己的的生存所需,尤其是家中有小孩與老人的中低薪家庭,基本生活水平更是急速下降。只能說「通膨加升息」等於生活「雪上加霜」。
加拿大是世界上著名的社會福利制度國家,對於中低收入的民眾多會提供補貼和資助。往食物銀行是給低收入家庭的協助,但面對通膨現在也多出了許多「領薪族」,在食物銀行排隊領食物。主因薪資扣除房貸增加或房租漲幅部分,再加上汽車油錢增加,無法在超市買到夠營養的食品,使得領薪族轉向食物銀行尋求食物供給的幫助。
這樣的現象在房價與物價又更高的多倫多(Toronto)、溫哥華(Vancouver)、蒙特婁(Montreal)等大都市尤其嚴重。
根據 Daily Bread 和 North York Harvest 食品銀行今年的「Who's Hungry」報告指出,隨著食品銀行的詢問量和新用戶再創新高,他們的面臨的壓力也來到高峰,而且沒有任何減緩的跡象。
即便適逢聖誕節,物價上漲還是減少了民眾購物意願,商場也明顯買氣沒有疫情前的熱絡。不過,因為人民還是需要「吃」,超市物價上升過度形成一股連鎖效應,並讓超市品牌形象大損。
超市龍頭對於「貪婪通膨」負面形象的危機處理 :
目前加拿大人民對於超市的「貪婪通膨」產生的不滿現象,也讓加拿大雜貨店巨頭 「Loblaw」執行長蓋倫.韋斯頓 (Galen Weston) 在一封促銷電子郵件中做出承諾:其低成本自有品牌 No Name 的產品價格在 3 個月內將維持一致。不過,這項宣布並未受到外界的讚,因為有人將其視為公關噱頭,其他人則宣稱它太少、來得太晚了。
除了加拿大人民對於生活基本需求無法得到滿足,餐廳的價格也因為原物料上升,連帶讓餐廳的菜單品項的價格跟著水漲船高。
對那些已經減少到餐廳消費,改為在超市買、自己煮的中產階級來說,看到連超市食材也跟著水漲船高,也難不引發民怨沸騰。此外,眼看超市的營收快速增加,卻還是不斷提高各式食品價格,讓民眾感到超市經營者在「貪婪通膨」時,展現出的醜陋面孔。
抵押貸款人數增多,錢越來越薄,脫貧越來越困難 :
2022年《CBC》報導提到,加拿大央行再次將利率上調至 4.25%——這樣的情況讓抵押貸款經理人(collateral mortgage broker)持續接到新的客戶詢問利率更優惠的金融機構。這也意味著過往貸款利息如果是 2.25%,現在貸款到了續約階段,也就是目前的 4.25%,這就等於增加 2%。
此報導的抵押貸款經理人布跟(Ryan Boughen)舉了一個例子,他的一位客戶在買房時的平均抵押貸款金額約為 30 萬加幣(677萬新臺幣)。
5 年前,每月還款額略低於 1450 加幣(約 3 萬 3 新臺幣)。現在的利率高出近 2%,「一旦續約,每月還款額將上升至約1750 加幣。」 布根說。他說,他的客戶多年來一直處於 2.5% 的利率水平。 現在,他們的利率翻了一倍,還款額將增加約 400 加幣。
在這樣的計算解析以此類推,就可以看到加拿大政府用升息抑制通膨,在通膨還沒有抑制成功前,人民的財務狀況已經出現拮据,也造成貧窮者想脫貧變得愈來愈困難。
以2002年來說,加拿大人民還沒有看到抑制通膨的曙光來臨之前,就先必須面對 7 次升息的壓力,以及超市的貪婪通膨。雖然升息是抑制通膨的方式,但是在加息的過程卻沒有提前把關超市會出現變相漲價的情形。
另一報導指出,56% 的加拿大人表示他們跟不上高生活成本的步伐。另有超過 40% 的加拿大人表示,他們拉長須大採買的時間及減少開車。今年加拿大更有 32% 的人取消了旅行計劃,而超過 4 分之 1 的人選擇在調整預算時縮減慈善捐款。
因為中低薪資階級已經「壓力山大」,卻看到超市大財團趁機大賺一筆,也是加拿大人民對於超市貪婪通膨如此厭惡的原因。
小結: 要避免金錢壓力,就要提前做好理財規劃
現代社會富者越富,貧者越貧。我們無法改變大環境的狀況,唯一的方法就是在能力之內,做好理財、增加收入、減少開支。雖然這已是老生常談,但是卻是目前通膨的必要生活方式。
此外,在通膨時期也要能維持生活的愉悅感。在個人的能力範圍內消費,但是要把過往的消費項目,加上通膨的百分比概率,這樣才能在薪資沒有上漲的情況下,不會造成開支傯花費超支。
除此之外,在生活中加上一些不需要花費很多錢的活動,例如戶外山間小道行走,海邊湖邊散步,這些都是能增加生活愉悅感的方式,也是在這通膨過渡時期的生活心境調適。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to 彭孟嫻 Jessica Peng
彭孟嫻 Jessica Peng 版權所有
彭孟嫻 Jessica Peng官方網站: www.jessicapeng.org
書籍著有《克服倦怠》、《職場霸凌》、《戀愛脫單魅力學》、《不怕離婚,再說 I Do!》
天下雜誌『換日線』彭孟嫻 Jessica Peng 專欄列表
YouTube :彭孟嫻 Jessica Peng / @jessicapeng888
彭孟嫻作家生活 Instagram:@jessicapeng888
彭孟嫻作家旅遊 Instagram: @jessicapeng.author
彭孟嫻臉書粉絲團Facebook:彭孟嫻 Jessica Peng / jessica.peng.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