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巴塞羅那,建築師安東尼·高地(Antoni Gaudi)第一件獨立承接的建築作品「文森之家」(Casa Vicens) / 彭孟嫻 Jessica Peng

「文森之家」是西班牙歷史上著名的建築大師安東尼·高地(Antoni Gaudi)第一間獨立承接的建築作品,此建築於2005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UNESCO)世界文化遺產。西班牙建築師高地的才華舉世聞名,每一棟經由他設計的建築都有其不同的「特殊風格」。高地建築師在建築史上堪稱奇才,設計的建築也非常與眾不同,走訪高地建築師所設計的不同建築,都讓我有大開眼界的感受,這篇文章我將著重在「文森之家」。

我在走訪「文森之家」的當下,有一種很深的感觸,那就是在19世紀歐洲政治型態巨變,高地建築師仍然能夠有獨特且多樣的建築設計,堪稱是近代建築的新藝術。尤其文森之家是高地早期建築設計,因此文森之家的規模,不像高地建築師中期與晚期的浩大,但是文森之家 ”小而精“特色,充分顯現出高地建築師把 “自然主義風格”,以及”東方主義風格” 都巧妙的融入在文森之家的設計當中。這樣的建築風格也符合當時富商委託人曼努埃爾・文森的夏日渡假屋需求。

 

「文森之家」外觀的“摩爾式風格 Mudéjar”」:

文森之家建築外觀呈現濃厚的“摩爾式建築”(伊斯蘭建築的一種風格)。摩爾式建築風格在西班牙中世紀時期頗爲流行。因此,高地建築師把伊斯蘭特色的建築融入其中,讓色不同的色彩巧妙的交融,形成鮮艷的繽紛建築。

文森之家外觀咖啡色牆面,有著強烈的紅磚與彩釉,或許這與文森之家主人是磚瓦商人有關。因為文森之家當時最初的用途是渡假別墅,所以文森之家的牆面磚瓦有很多的花卉圖案(下圖)。我在拍攝文森之家牆面的當下,發現牆面磁磚有很多花朵是丁香花圖案,加上許多綠植圖案的磚面,讓整個建築都符合自然風格的渡假別墅。

除此之外,我們可以看到高地建築師在文森之家的外觀加入很多拱形窗戶,以及摩爾式風格的鐵欄,尤其一樓與二樓的馬蹄形窗戶,更是讓文森之家有著濃濃的異國風情。文森之家外觀的屋頂(下圖)可以看到不對稱設計,可以看出高地建築師從他第一個建築設計就具有其特殊的設計創意。

但是我西班牙參觀高地建築師的不同建築,發現文森之家的觀光客明顯少於其它高地建築師所設計的建築,可能是因為文森之家的建築面積較小,地理位置也位居小巷,因此文森之家的參觀就沒有攏長的排隊。其實,「文森之家」只要仔細觀看當中的設計細節,就會發現很多獨特之處,這也是文森之家之所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世界文化遺產列入的原因。

「文森之家」建築讀的外牆

「文森之家」外牆的磚瓦圖案(彭孟嫻拍攝)

文森之家內部的「自然風格」:

進入文森之家,一樓就是購票處,旁邊就是置物櫃。相較高地建築師其他的建築參觀經驗,「文森之家」乍看之下,會讓人感覺些許失望,因為小。但是文森之家當時委託人只是把此處當成渡假別墅,因此我們在造訪文森之家,要注意的部分是“裝飾細節”,以及“建築結構”,而不是內部建築面積。

從購票處進入文森之家首先看到的空間,真的會讓人感覺大開眼界(下圖)。當中富麗堂皇的氛圍,以及室內顏色的前衛,當中充滿富麗堂皇的金色,加上深紫與淺紫,讓整個視覺充滿華麗感。牆面上方有“類似”顆粒飽滿的紫色葡萄圖案,當中果實呈垂掛的樣式,加上有很多波浪與雲層的設計。天花板的紫藍色有很多類似貝殼材質的設計,呈現出疊加的層次感。牆面中間區域,有很多的花卉磁磚,仔細觀看,當中都有詳細繪製的花卉圖案。牆面的下方:是由白藍黃加上黑色圖形所形成的磁磚。但是這此間廳堂的上方天花板,以及中間牆面,還有下方磁磚,雖然都是不同的材質與設計,但是整體而言卻又形成一種自然融合的美感。

「文森之家入門」的空間(據說是抽煙廳)彭孟嫻 拍攝)

「文森之家」中廳/餐廳的裝飾與壁畫:

高地建築師於文森之家的設計,運用大量的立體雕刻,尤其在文森之中廳/用餐的餐廳,可以看到天花板設計充滿大量的立體雕科,尤其米百色天花版的橫樑當中有大量的月桂葉立體雕刻,設計呈現茂密的花團錦簇風格,讓我這一個造訪者,可以感受到空間的溫馨,也可以試著揣摩到當時委託人文森先生的家庭在此用餐的氛圍。

除此之外,高地建築師在文森之家的設計,可以看出高地建築師把委託人的職業與家族文化都融入於文森之家的建築特色。下圖的餐廳的牆面上,可以看到許多中型繪圖與小型繪圖,當中的景緻大多與海邊生態與漁民生活有關。這些主要就是屋主文森先生雖然是陶瓷商人,但是熱愛海洋,因此高地建築師把海邊的寧靜美景、漁船出海、漁夫拖網以及漁民生活等繪圖都置入在此廳作為裝飾。(下圖)

「文森之家」餐廳的漁村圖  (彭孟嫻拍攝) 

「文森之家」的漁民生態與海邊生活圖(彭孟嫻拍攝)

「文森之家」餐廳的漁村圖  (彭孟嫻拍攝) 

文森之家在高地建築師的自然主義風格當中,除了上述的花卉與植物,也加入了許多鳥類(下圖)。文森之家餐廳的掛圖可以看到不同的鳥類,姿態各異,有的飛翔,有的靜態。除此之外,下圖的鳥類圖當中還加上了不同的葉片,這樣的裝飾更加讓自然主義風格呈現於文森之家,由此可以看出早期的高地建築師,對於建築藝術的想法,以及對於委託人建築的用途都有相當的考量。

「文森之家」餐廳牆面上的鳥類&葉片圖(彭孟嫻 拍攝)

文森之家的裝飾設計工藝:

建築師安東尼·高地(Antoni Gaudi)在「文森之家」的設計還融入了中國的屏風(下圖)。木製的屏風,加上金箔漆彩,呈現出具有東方神秘色彩的元素。當時19世紀歐洲許多上層社會人士喜歡在家中的裝飾加入中國元素,因此金色的中國風的屏風擺設,更呈現出當時西班牙富裕人士的風雅。高地建築師透過東方元素的屏風,巧妙的把文森先生家族的品味國際化。

在文森之家陳列的屏風當中的細節裝飾圖樣如同螺旋狀的花卉,也類似螺旋狀的松果。有趣的是當中圓形,呈現立體狀,中間部分有一個孔眼(下圖)這樣排列整齊的圓形立體圖案,加上金箔色的材質,讓此屏風顯得非常與眾不同,這樣巧妙設計的屏風與傳統的屏風又做出不同的特質,這也顯現出高地建築師的獨特藝術思維。

左圖:「文森之家」磁磚牆面旁的金色屏風(彭孟嫻拍攝)。

從屏風前方的窗,可以走到陽台。當中的鐵窗設計也是非常有特色的工藝。因為鐵窗的造型具有花朵圖案與藤蔓等植物的造型(下圖)。鐵制窗花在文森之家有多處的運用,下圖的鐵制窗花,花朵具有立體造型,每一朵花卉都可以看到花瓣的不同細節,這也是高地建築師在文森之家隨處可見的自然生態風格之一。

文森之家的園林藝術鐵窗與傳統單調的鐵窗截然不同。這讓鐵窗的防護功能,多了藝術欣賞的亮點,尤其每一朵鐵窗的窗花所形成的空間,更是可以讓視覺經由窗花的縫隙看至後方的紅磚以及綠磁,讓造訪者可以感覺到文森之家似乎讓鐵窗與磁磚這樣的生硬建材,變成具有藝術氣息的雕琢。這是我在造訪文森之家深深地感覺到許多生硬的建材,在高地建築師的巧妙設計中,都變得具有柔美的張力。

「文森之家」陽台鐵製窗花(彭孟嫻 拍攝)

文森之家的內部花園與頂樓

文森之家的內部花園(下圖)有一座石制噴泉,雖然噴泉的主體不大,但是噴泉中央是一根精美的大理石材質的石柱,這石柱的材質與樣式堪稱樸實,卻也巧妙融入自然風格的設計。石柱上可以看到植物的圖案。噴泉的設計成圓形柱體,周圍以花托狀圓形樣式呈現,這讓小尺寸的噴泉仍然可以有很多細節的美感。

 

圖:「文森之家」庭院的噴水池(彭孟嫻 拍攝)

文森之家頂樓的建築風格呈現大地系列,當中的黃白綠土黃,完全是自然的大地氛圍。(下圖)雖然文森之家已經被現代化的建築緊鄰,但是,我在文森之家頂樓的感受,我只定睛在當中的設計,因此周遭的現代化大樓並不會影響我的探索。文森之家頂樓採用大面積的磁磚裝飾,連地面的空間也採用磁磚,這樣除了具有視覺的紅色磁磚豔麗感,更能更有更好的排水功能。

頂樓的觀景台有小型塔樓雨窗孔。(下圖),駐足在觀景台有一種遙望無際的空間延續感。頂樓觀景台的外觀具有“摩爾風格”的伊斯蘭建築結構。觀景台的彩色圓頂形狀,以綠白磁磚拼貼,更可以產生顏色上的亮眼,同時又可以讓人感受到鮮艷的美感,這讓文森之家增加了更多的異國風情。

在我造訪西班牙文森之家的當下,我感覺到高地建築師年輕時期的建築風格,對於不同文化特色的建築與裝飾有很高的接納度,從文森之家所呈現出的摩爾式風格(伊斯蘭風格)以及東方風格,還有歐洲的歌德元素的尖拱窗門與彩繪,可以看出高地建築師將不同文化特色巧妙地融合。

除此之外,高地建築師將自然主義的花、鳥、樹葉、漁村等自然生態加入在文森之家的別墅建築,讓文森之家充滿朝氣與美感。在「文森之家」這樣的造訪經歷,讓我在精神層面上有很大的觸動,因為不同文化的特色交融,以及自然生態的靈活呈現,原來可以在建築工藝當中呈現的如此巧奪天工。

「文森之家」的頂樓景緻(彭孟嫻 拍攝)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to 彭孟嫻 Jessica Peng

彭孟嫻 Jessica Peng 版權所有

All content on this article is copyrighted and any plagiarism will be prosecuted

此文章版權所有,抄襲必究

彭孟嫻 Jessica Peng 作家網站: jessicapeng.org

書籍著有《克服倦怠》、《職場霸凌》、《戀愛脫單魅力學》、《不怕離婚,再說 I Do!》

彭孟嫻 Jessica Peng「作家旅遊網站」: www.jessicapeng.blog 

彭孟嫻 Jessica Peng「理財部落格」

彭孟嫻 Jessica Peng《新聞連環鏈》新聞時事文章

『人間福報 The Merit Times』彭孟嫻 Jessica Peng 專欄

『關鍵評論網 The News Lens』:彭孟嫻 Jessica Peng專欄

天下雜誌『換日線』彭孟嫻 Jessica Peng 專欄列表 

YouTube 頻道:   彭孟嫻 Jessica Peng「新聞連環鏈」

Podcast 頻道:彭孟嫻Jessica Peng陪你飛越地平線

彭孟嫻作家生活 Instagram:@jessicapeng888  

彭孟嫻作家旅遊 Instagram: @jessicapeng.author 

彭孟嫻臉書粉絲團Facebook:彭孟嫻 Jessica Peng   / jessica.peng.author

Next
Next

西班牙巴塞羅那「蒙特塞拉特Montserrat」的朝聖之旅 / 彭孟嫻 Jessica Peng